[英國生活大小事] 防疫的異國文化差異~傳說中的「新冠離婚」

螢幕快照 2020-06-05 上午11.25.47.png

 

已經邁入被禁足的應該三十天了吧,我也不知道反正每天都是同一天再過,看完哈利波特之後忽然覺得人生很無趣。在被關起來的期間回首一下我對這波疫情的個人觀察,沒有要批評,就只是描述我看到的事實和我的看法。

#歐洲的防疫態度:
基本上是和亞洲完全不同,也或許歐洲人覺得亞洲誇張了,甚至之前我還有聽朋友說他們認為病毒只會傳給亞洲人而已這種話;或是政府宣導說戴口罩沒有用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所以人們戴起了各式的手套,我想問那飛沫傳染你要怎麼防?甚至我還有看過有人在公園群聚跟警察吵架,一直強調他不怕病毒;瑞典到現在學校也沒有關閉,因為他們認為附近國家都關閉也不會有旅客所以是安全的。所以佛系防疫真的就是你把自己管好就好因為你也管不了別人。

#居家防疫的伴侶關係:(請參閱圖片)
有許多的心理專家在談防疫期間的夫妻相處之道,還有聽說因為疫情而攀升的離婚率跟家暴率,我想很多夫妻應該是沒有想到與另一半長時間相處是這樣子上次跟我老目視訊的時候,她不是問我說剛結婚跟老公一起一天24小時很甜蜜吧?(正常人問法)她是說這麼多天會不會很膩?哈哈哈哈不愧是跨過婚姻要四十年的經驗談,因為她的經營之道就是要#保持一點距離以策婚姻安全,這個觀點我100%同意,就像波爾昨天問我如果一起工作怎麼樣?我直接地拒絕他說:that's too much,我的意思是有時候你還是需要自己的時間,就是培養#跟自己獨處的能力。
簡單來說,當你和對方在一起的時候很開心,但跟自己的時候也是覺得自在舒服。所以在家裡我們只有吃飯跟晚上電影時間是一起的,其餘時間我們都是各做各的事,也可能在同一個空間他看他的電影我看我的韓劇,或是各佔一間(是說我也只有客廳和臥室兩間)做自己的事情,但偶爾上廁所的時候聊一下天。我和波爾先生本來相處上就沒有太多瓊瑤般的轟轟烈烈,但我們做到的是給彼此很大的安全感,基本上也不會過問太多對方的行蹤,所以即便住在一起也沒有感覺什麼蜜月期,因為一直都是這樣模式在相處。
心理學講到的#安全依附就是這個概念,你在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開心,但你不在的時候我也不會擔心被拋棄或是你在做我不知道的事,因為我有足夠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疫情衍生的種族歧視:
如同彈得賽說的台灣人因為他是黑人而歧視的問題然後就在全球媒體前哭訴,我很想跟他說#偏見或#歧視 這個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亞洲人在歐洲或是美國也是都有被歧視的問題存在,並不完全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會有歧視別人的言論或是行為的那群人,是因為本身就存在一種#我最高級的自我優越感,我在很多英國人身上都有體會到這種感覺(不管那些英國人是什麼顏色或種族),我也曾經遇過義大利人告訴我說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是義大利麵,因為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歐洲國家,每次度假都是回義大利。所謂的歧視並不一定是這個人歧視我本人而是這些人對於不熟悉的文化根本沒有想要去接觸或是了解而有很多的誤解。

我有時候也會因為偏見而對別人有了歧視,但每次的經驗我都會告訴自己不要因為偏見而誤解了別人。昨天從超市回家的路上,有一個白老人走在腳踏車道,後面一個腳踏車騎士狂按鈴跟罵髒話,但我想應該是白老人重聽所以沒有讓開,騎士就在罵了更多髒話,乍聽之下我本來會以為是黑人之類的(很抱歉我也歧視了但這就是我在地鐵站附近看到的黑人印象),結果一回頭出乎意料的是一個高知識份子的白男人(看穿著跟騎車配備看得出來的),誰會想到罵出這些粗魯話的人原來是大家眼中的高知是社會份子?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脫毆之後很多人會認為英國會越來越不適合工作生活,即便對歐洲人來說雨是,波爾先生以前一起來英國工作的朋友全部都已經不在英國了,有的是回自己國家或去其他國家生活,因為對他們來說來英國為的是賺錢和工作機會但沒有所謂的歸屬感或計劃要在這裡落地生根。

生活中本來就會有許多好和不好的地方,我從來就不會說英國超棒或是台灣超棒,因為不管在哪都會有讓你開心和不開心的地方,但不管你生活在哪裡,可以調整的是你自己的心態和看法。

 

arrow
arrow

    Er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